欢迎访问 招聘时评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招聘时讯 >申霜天:把握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 以实干实绩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申霜天:把握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 以实干实绩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时间:2024-06-15 01:19:05 作者:佚名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点击:

  

  把握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

  以实干实绩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申霜天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就业工作的重要作用,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立足首府实际,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打好就业组合拳,努力实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围绕强化就业优先,凝聚稳就业促就业合力

  紧紧围绕“八大产业集群”、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和“乌鲁木齐都市圈”建设,更好发挥统筹城乡就业和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构建党委政府统筹领导、部门横向协同、系统纵向贯通、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观念。依托都市现代农业和旅游特色产业,壮大“互联网+”、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多渠道灵活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二、围绕创业带动就业,持续释放就业倍增效应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孵化基地房租(含水电费)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创业型区(县)、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业平台建设,构建孵化基地+校区、园区、社区“1+3”服务对接机制,推进创业孵化向市场化转化。发挥孵化基地创业指导、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市场化推广等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创业成果展,助力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促进创新项目的转化和运用。建立“创业辅导员制度”,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担任创业辅导员,储备不低于500人的专家人才库,对创业者提供创业启蒙、创业成长、创业发展等全过程指导。

  三、围绕稳定就业基本盘,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摸清乌鲁木齐户籍高校毕业生底数,精准开展就业跟踪服务,确保乌鲁木齐市户籍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以上。持续实施岗位扩容促就业行动、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抓早抓实抓细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推进困难群体帮扶和城镇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工作机制。将大龄、残疾人、低收入等困难群体纳入重点帮扶范围,强化就业帮促措施,有序发展“街边经济”“夜间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巩固创业社区、创业市场建设成果,促进零工服务平台提档升级,帮扶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增收。持续开展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动态管理服务,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确保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就业。

  四、围绕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强化技能培训力度

  研究制定《乌鲁木齐市职业培训补贴管理办法》,以企业职工、低收入群体、失业人员等为重点,分类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新疆工匠”人才项目,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评选。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举办乌鲁木齐市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提质扩面行动,满足劳动者对技能等级评价需求。实施技工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强对技工学校指导监督。

  五、围绕提升服务质效,着力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持续加大就业岗位征集和发布力度,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企业台账和服务重点群体台账,依托常态化“访企入户”等渠道摸排企业和劳动者就业服务需求,提升企业用工服务针对性。着力打造我市“14+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品牌,在精准掌握辖区产业分布及劳动者求职意愿的基础上分类开展“小精专”招聘活动,推进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智慧化升级,依托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各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支点,各用人单位为载体,建设“1+9+N”多功能就业促进平台。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手段,高效精准匹配企业用工信息和求职者需求,加强就业与社保、劳动用工备案信息系统共享,优化对用工企业和求职者的后续服务,努力实现“扫码求职一键畅联,务工数据一屏全览”,打通服务群众、企业“最后一公里”。

  六、围绕劳动权益保障,营造规范有序就业环境

  督促企业按时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大力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纠正户籍、性别、民族等就业歧视。依法规范裁员流程,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尽量稳定就业岗位。持续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不断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水平。重点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不断探索完善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与根治欠薪成员单位的工作协调,持续发挥根治办统筹推进作用,切实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从健全劳动者就业保障机制入手,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指导监督企业依法依规履行责任义务。

  


原文链接:http://rst.xinjiang.gov.cn/xjrst/dzdt/202406/eff148f0499f45a3985177d2fd0f77e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招聘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招聘时评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sp.zgzpw.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6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